国行三星Note7爆炸,是因为电磁炉加热?
“中国两位网友在18日前后在某贴吧贴出了自称为国行三星Note7爆炸的照片。三星电子与中国电池供应商ATL联合分析后宣布:在X光与CT检测之后发现其提供的Note7有电磁炉加热的痕迹,并宣称国行用户是“骗取赔偿金”的恶意行为,并讨论对虚假主张爆炸的2名中国消费者进行刑事起诉。”(Note7炸机主还成被告,说着说着怎么感觉是在写剧本啊?)
三星Note7炸伤机主频频上演,是被“小人”陷害还是本身就是便携式炸弹?小编暂时无法辨别,但是我们可以从如今智能手机电池发展趋势与产品结构来探究一下手机爆炸原因。 充电的时候,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正极材料LiCoO2分子里面的锂元素脱离出来,变成带正电荷的锂离子(Li+),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正极移动 到负极,与负极的碳原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LiC6,于是从正极跑出来的锂离子就很“稳定”的嵌入到负极的石墨层状结构当中。从正极跑出来转移到负极的锂离子越多,这个电池可以存储的能量就越多(图-1)。放电的时候刚好相反。 不管是手机,还是其他电子消费品,产品的设计都朝着更快、更轻、更薄的目标发展前进,这就使得产品的续航时间或电能消耗成为困扰产品的主要因素。这就使得厂商为了能在更小的体积内提供更多的能量,只能想方设法挤压辅助材料所占的空间,给电池一次次地“瘦身”。可是“瘦身”与“安全”在手机锂电池上却难以兼得。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厂商为了提升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在电池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强行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这就是一下两种情况出现: 电池的能量密度进一步逼近“极限” 不得不采用更薄更轻的隔膜材料。 隔离膜的作用主要为隔离电子,避免正负电极间短路、并让电离子可自由通过;另外电池异常温度上升时,也需隔离膜作用来关闭原先作为离子通道的细孔,避免温度持续升高导致手机爆炸。 越薄的隔膜对产品技术要求、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越发严格,稍微的质量瑕疵或电池工艺失误都有可能造成隔膜缺陷,进而导致电池的短路,后果可想而知。
物理专家解释:“储能行业和电子行业的发展规律有巨大差距,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集成电路芯片中可容纳晶体管数目成指数增长,大约每18个月就能提高一倍;而电池性能的提升过程是台阶形的,能量密度每年能有 2%—3%的提升已经相当不错。”这就可以看出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单纯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不能准确掌握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电解液、隔膜及粘结剂等所有材料在充放电过程的举动及其影响安全性的机理等其他因素。能量密度越高,危险度也就越大。这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充电时,极有可能出现称之为“热失控”的现象。锂电池温度过高,也就引发爆炸。而这也正是此类事故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图-1)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